應用案例
近期肉雞腺、肌胃炎的預防與治療
2018年3月份肉雞腺肌胃炎的發病率逐漸增多,至5-6月份呈現爆發狀態。以往腺肌胃炎一年四季都有發生,9至10月份為該病高發季節。但從今年的發病情況看,相對的要比往年的早,而且發病地域相對也廣一些,治療起來相比以前效果更加不理想。牧豐源一直在關注此病的流行、臨床表現、預防和治療。在此分享一下對腺肌胃炎的一些看法和預防與治療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臨床癥狀
病雞精神不振、呆立、縮頭、羽毛松亂、雞冠蒼白、萎縮、采食量嚴重下降,過料或呈細條狀糞便,受驚嚇則興奮,亂跑,中期糞便不成形,后期糞便顏色較黃,內有許多未經消化吸收的飼料。肉雞體重嚴重達不到飼養標準且均勻度差,小雞僵雞很多即通常形容所說“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在無繼發感染情況下,死亡率較低,一旦繼發感染其它疾病,則死亡率明顯提高。
◣剖檢變化
剖檢腺胃腫大,呈乒乓球狀,質地堅實,糜爛或潰瘍。剖開后,自動外翻,乳頭消失,部分腺胃外觀松馳,無彈性,用解剖剪刮則流出白色膿液樣液體,腺胃黏膜出血或潮紅。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出血帶。揭開雞內金,可見灰白色條狀外觀。胸腺萎縮,脾臟腫大,法氏囊萎縮有白色分泌物。腸道變細,腸黏膜脫落。
?
◣發病原因分析
1、種源: 種雞免疫抑制,種蛋在孵化過程中感染導致雛雞帶病入場。小日齡就開始出現癥狀的雞群,多由垂直性傳染病引起,卵黃被霉菌毒素污染也可導致腺胃肌胃炎癥的發生。
2、飼養管理方面的原因:飼養密度大、晝夜溫差大、育雛溫度低、雛雞早期育雛不良,雛雞運輸時間長,脫水,高溫高濕、通風不良都可誘導本病的發生。
3、飼料方面的原因: 飼料中的霉菌毒素造成肉雞消化道損傷是導致該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霉菌毒素可引起肉雞口腔潰瘍,消化道黏膜潰瘍,出血、壞死、脫落。近幾年導致的腺肌胃炎呈廣泛性發生與霉菌毒素的廣泛存在和嚴重污染呈明顯的直接關系。另外低質飼料也是一個重要的誘因,飼料營養不良、日糧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糧的生物胺含量很高(如魚粉、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纖維素量低、用地溝油、酸敗油加工的飼料都容易導致本病的發生。
4、病毒病繼發:在臨床中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繼發腺、肌胃炎。
5、應激因素:冷、熱應激疫苗接種、驚嚇等也是誘發因素之一。
◣預防與治療
首先做好環境消毒工作,選擇優質雞雛和飼料。在飼養過程中避免高溫高濕。保證溫濕度的條件下,進行通風換氣。
?育雛期飼料少加勤加,不定期控料。讓雞雛有饑餓感,吃上新鮮的飼料。
【治療】
肌喂速康 A袋: 每袋兌水400斤。另外西咪替?。ㄡ槃?毫升10至14只雞)+青霉素(每公斤體重4萬單位)集中飲水兩小時飲完,連用4-5日。
B袋: 每袋拌料200斤,或集中飼喂。連用4-5日。
霉立清或霉可脫: 每袋拌料2000斤,可長期拌料或每月階段性添加。
牧豐源藥業有限公司技術部